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抽血、送检……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余燕恰瘦小的身影忙碌不停,同事们亲切地叫她“阿恰”2007年,8岁的余燕恰独自溜索过江上学,被媒体拍到后触动了许多人那时她的家在怒江大峡谷深处的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和布腊小学隔江相望。
在有桥之前,溜索是余燕恰上下学的必经路,书包里每天都放着一个溜索用的滑轮和两根绑定身体的尼龙绳河谷中阵风不断,小小的她在溜索上时,就像一片随风飘摇的树叶余燕恰的上学路被许多人看见后,在各级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2008年3月,通往布腊小学的爱心桥建成。
2016年,怒江州“溜索改桥”工程完工桥有了,路通了,走出去不再只是孩子们的梦余燕恰和同学们从村小转到了乡里的完小就读,她和同学霜晚秋一路考到怒江州民族中学读高中,2018年又分别考上昆明医科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成为当时布腊村仅有的两名大学生。
去年6月,余燕恰和霜晚秋毕业后,不约而同选择回到怒江工作余燕恰说,家乡医疗资源不充足,从事医疗工作、帮助家乡一直是她的梦想霜晚秋则考进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工作回怒江成为她们共同的选择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想陪伴家人,一方面也希望家乡变得更好——“如果连我们都不回去,那谁会去建设怒江呢?”。
女孩们的成长,一路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溜索被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取代,政府为布腊村村民在江边盖起了新房,沿怒江而建的美丽公路顺利通车……曾经闭塞的怒江峡谷日新月异余燕恰说没有想过家乡会变化这么快,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她觉得是“难以置信”。
随着交通和住房一起改善的,还有峡谷里的教育条件霜晚秋曾经回村里的幼儿园支教了一段时间,崭新的校舍、丰富的图书、一应俱全的教学设施,让霜晚秋感叹:“现在的教育条件和我们那时相比真的好了太多,更多孩子有机会走出大山读书,去看更远的世界。
”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在乡卫生院当护士……越来越多人走到远方又回到峡谷,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着家乡,在美丽的怒江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大桥,架在亘古不变的江水上,也架在有梦想的人通往未来的路上《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6日 第 06 版)。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