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铝单板新闻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中庸》中关于诚信的句子(中庸中诚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9-07 点击:22

先我们将中庸里三段比较重要的话贴出来: 《中庸》21章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22章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23章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第21 章节是说诚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就有诚,从而明白大道,另一种是通过后天明理而做到诚,前者是天性的原因,后者是教化的原因,简单说就是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诚就会明白大道,明白大道也就能做到诚。

《中庸》22章:只有天下最大的诚意(不欺骗自己,不违背自己的意愿,真实的面对自己,看待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发挥人性的最大作用,明白了自己,才能明白别人(自己不会的就让会的人去做,这也是知道自己的短板从而合理用人的关键),就能明白他人能发挥的作用,之后,就能合理利用他人,从而发挥所有人的能力善于利用万物,能够让万物都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天地演化,做到这点可以说就能与天地并列第三了。

所以人要发挥自己的优点,而不是总是去弥补自己的缺点,真实的认识了自己,面对自己,才是诚,本来不能做什么,却偏偏要做,那就是不诚,必然不能发挥人性的最大潜能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的人都强调,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做到诚,才能发挥最大潜能。

《中庸》23章:这三章的结构是总分,先总后分,也就是22章说的是自诚明,23章说的是自明诚23章节是利用的反推,做到诚有两种,反复,一是从内部,一是从外部,从内部是为了成就自身,从外部是为了考验他人的诚,具体看下面。

其次致曲(其次是那种通过曲折路径追求理想的人),曲能有诚,诚则形,,,这里是说的自明诚 这种人,由于明白了道理然后不断追求,不放弃,以此做到诚,从而表现在行为上这种人是经历了很曲折的经历去追寻得到的,黄石公传授素书给张良,反复为难张良,就是考验他的诚心,这种反复考验的过程对张良来说是曲折的过程,但正是因为曲折,才体现了张良的诚,所以曲则有诚。

这种就类似于“困而知之”的类型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以下是传统的解释:我不认为致曲解释是正确的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

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