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咖啡有缘,是全球拥有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随着实体书店业的发展,近年来,“书店加咖啡”的模式已经成为上海一些新开业书店的标配,有些书店会设立多个咖啡专区作为读者休闲、阅读和品尝咖啡的空间那么,对于实体书店引入咖啡服务,实体书店、行业协会和业内人士怎么看呢?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话题前往部分书店进行了采访。
01:11《上海会客厅》节目咖香书香在上海漫步街头,走进书店,点杯特调咖啡,翻阅心仪图书,已融入很多市民读者的日常生活场景书香+咖啡香,交织出上海特殊的文化温度与海派业态魅力而今,新开业的书店经营咖啡成为一种需求、一种必备的符号。
咖啡与书的混合,营造了新的阅读消费场景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内的咖啡区域、“朝花夕拾”咖啡位于四川北路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去年11月开业,最近即将迎来一周年除了精选书籍以及文创产品以外,书店还引入了调性相符的咖啡品类与花艺空间,记者注意到,有一款咖啡名称为“朝花夕拾”,为秋冬暖饮,名称对应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10月28日重新开业的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以下简称上海书城)目前有三个区域提供咖啡服务,分布在不同楼层,可以供读者休息“吃咖啡”;其中,KAFFTECX LTO为咖啡快闪活动,将持续到12月份记者11月10日上午来到上海书城,发现位于五楼的一个咖啡门面也即将开业。
上海书店负责人对此认为:“阅读与咖啡的融合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化消费体验,使书城更具活力”
书城内的KAFFTEC为快闪咖啡活动在福州路,记者发现艺术书坊和百新书局设置了咖啡区域,艺术书坊靠福州路落地玻璃上的“艺术咖啡”字样非常醒目;经记者与书店方面确认,外文书店、旧书店、上海古籍书店目前没有提供咖啡服务。
艺术书坊提供“艺术咖啡”此外,一些市中心的老牌书店目前没有在店内提供咖啡在淮海路的光明邨大酒家附近,记者发现地处闹市的沪港三联书店内部并未设置咖啡区域,让人感觉这是一家非常纯粹的书店上外书店是一家开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门口的老牌书店,成立于1983年,前身是“上海外语教育书店”。
2019年经重新装修,这家老牌外语类专营书店焕新归来,成为“国内首家跨文化书店”和广大读者眼中的“最美外语书房”不过,记者注意到,这家高颜值的书店为读者设有静深优雅的深度阅读区、别具一格的橱窗展示和外语特色鲜明的文创区,但并没开辟出咖啡区域。
书店方面对此解释,因为书店隔壁就是星巴克,所以没有必要再增加咖啡区域
高颜值的上外书店在重新装修之后没开辟咖啡区域今年出版的《咖香书香在上海》一书向读者首次介绍了上海实体书店引入咖啡的历史该书由资深出版人、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耀华主编,内容由“咖香书香在上海”、《上海主要实体书店咖啡经营调研报告(2021年)》和《上海市出版物发行行业咖啡服务标准(2022年)》三部分组成。
书店经营咖啡,就近而言,应该是1998年12月30日开业的上海书城,在一层引进台湾东华书局马可孛罗开设的兼有面包、简餐、咖啡的空间,亮堂的环境、喷香的味道、亲民的价格使这里的咖啡随着风吹而飘进店堂,多年后马可孛罗撤退、星巴克登场二楼,书城的多个层面摆放着自动咖啡机……
当西西弗、大众书局等全国品牌书店自营咖啡或作为一种组合配置时,迅速成为差别化经营的一种标志;钟书阁、大隐书局、光的空间、朵云书院等开业时,咖啡已经成为一种标配。
《咖香书香在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汪耀华主编)对于一部分实体书店来说,咖啡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业务组成部分一家独立书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咖啡现在占到书店的利润已经达到60%书店卖咖啡也有门槛据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介绍,《上海市出版物发行行业咖啡服务标准》是目前国内书店业首个咖啡专业服务标准。
为了促进咖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11月9日,2023上海出版物发行行业咖啡技能竞赛开赛,这也是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参与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的“压轴”项目,当天有40多家书店、60位选手同台竞技。
11月9日,2023上海出版物发行行业咖啡技能竞赛,来自书店的选手在进行咖啡制作在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邀集了80家品牌实体书店推出了“上海咖香,洋溢世界:上海书香,洋溢大地”系列活动,通过发布15+咖啡新书单、设计发布个性化海报、咖啡主题书展、咖啡优惠、咖啡品鉴、上海市图书销售行业书店+咖啡经营等级评定等,以活动引领书+咖啡销售,促进阅读文化建设。
随着书店+咖啡成为新书店的标配和咖啡销售的日益增长,对行业咖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咖啡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以本市出版发行企业员工为主,竞赛内容分为咖啡拉花、创意咖啡饮品等二个项目竞赛邀请了行业内的咖啡从业骨干、资深的咖啡培训师和讲师,经过五个多小时、十轮的竞赛,在现场决出了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并颁发奖牌和奖金。
竞赛以“一杯子 咖香书香”为主题,力求通过高品质的一杯咖啡洋溢咖香书香,也寓意着参赛选手为咖香书香而尽力
二酉书店员工进行咖啡培训作为参赛单位,二酉书店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鼓励吧台工作的员工在季节时令变化、节假日中推出创新的咖啡饮品,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员工创新饮品所需的原料书店也会承担,在获得书店内部肯定评价以及门店免费赠饮反馈之后,会专门制作宣发页面进行推广,让员工获得更多成就感,进一步促进员工创新尝试。
”
上海实体书店参与评选的“一杯子 咖香书香”主题海报(部分)11月9日竞赛当天,在“上海书展”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的18幅主题海报评选活动,经过近两千位网友投票,评出了人气前六的主题海报咖啡与书,是标配更是绝配。
对于在书店“吃咖啡”,资深评论人何振华告诉记者:说起来至少有三十年了,那个时候我只要领到工资、津贴或稿费,选个休息天,行程排得满满的,从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店、古籍书店、外文书店、科技书店,每家逛一遍;再到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几家书店一泡就是大半天。
午后一两点,顺路弯到沙市路口的东海咖啡馆,要一份柠檬攀、一客奶油蘑菇汤加炸猪排;再要一杯咖啡,翻翻刚买的新书,孵一个下午记得上海书城是魔都最早引进咖吧的书店,只是当时的咖啡馆空间太小,我每次泡半天书城买了书之后,总要步行到南京西路黄河路口的上岛咖啡去坐一坐、歇一歇。
碰巧隔壁大光明电影院有好看的片子,就看一场电影回家书店里如果有足够大的空间开一爿咖啡馆,书香+咖香,我觉着再美妙不过了在此不光可以与好朋友约会聊聊天,也可以是一场文艺沙龙的好聚处
《咖啡文录》《近代上海咖啡地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长期从事海派文献研究的专业人士,上海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近年来先后编著出版了《咖啡文录》《近代上海咖啡地图》,对近代上海咖啡的历史进行了相关脉络梳理。
对于实体书店卖咖啡,孙莺认为:我觉得无论是书店里卖咖啡,还是咖啡店里卖书,都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方式其实这种方式,在一百年前的上海,就已经出现了1929年,中华路上的西门书店就已经采取了书店兼营咖啡的模式,楼下卖书,楼上喝咖啡。
西门咖啡店的广告是“没有招待,不要小费”,就和今天的星巴克很像,客人买了咖啡和西点,自己坐着喝咖啡,看书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自动咖啡机,买来生的咖啡豆,得自己炒制,自己研磨,然后放在煤球炉上,用钢精锅煮咖啡,咖啡价格很便宜,牛奶、咖啡、可可,一杯一角钱,红茶绿茶一杯五分钱,蛋糕、面包是二分半一份,还有优惠券,一元钱可买二十四张五分券,等于打八折了。
1930年,蓬莱路上的蓬莱咖啡馆(店主陈仁官先生是巴金岳父)就时常与旁边的蓬莱大戏院联合搞促销,喝咖啡送电影票,喝完咖啡直接可以去看电影,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方式。
上海西门书店兼营咖啡广告、蓬莱咖啡馆的广告对于书店该不该引入咖啡板块,孙莺个人认为,“不是该不该而是能不能做好的问题书和咖啡,音乐和咖啡,始终是绝配”各位读者,对于书店引入咖啡服务,你个人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当中留言与我们分享。
举报/反馈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