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常见问题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佛山铝单板幕墙厂家直销(天道和天理的区别)天道和天命,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5-11 点击:18

“天”字,大家都认识,要说不知道“天”的意思,那简直就是侮辱人但是,真要去解释“天”的意思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国人说一个事情的重要性,都会说“天大的事”,所以,当你试图去说清楚“天”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这个似乎是“天大的困难”。

“天”之于中国人,太重要搞清楚“天”的意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孙悟空扯个大旗要做“齐天大圣”,宋江造反扯个大旗“替天行道”,中国人说“有理走遍天下”,因为相信一定有个“天理”,谁敢不讲理的话,“天理不容”。

“天”,就是“大”,大不过的就是“天”,所以,“大”顶上加个“一”,“一”就是那个“天”“天理”,就是那个最大的“理”中国人遇到大事,立即都会服从那个“大”的“理”,所以,自律性很强比如这次抗疫,全国人民高度自觉自律,极其壮观。

是“自”律吗?我看更是“天”律,不然的话,肯定“天理不容”但是,明明又是“自律”,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外部环境和人之间相互适应协调,反应得当,就是“顺天应人”中国人长期的农业社会,什么时节做什么农事,都是要依天时,严格遵守的,否则,误了农事,那可是“天大的事”,无法补救的。

由此推广开来,人类社会要根据客观环境和人类自身当时的状况及时在各个方面做相应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做得好,就叫“顺天应人”个人也一样,根据总体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状况,时时刻刻都在做调整和变动,相宜的,就叫“天人合一”,不相宜还反着来的,就叫“逆天”了。

当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时候,要时时做出调整,这叫“与时俱进”,叫改革当积累到一定程度,调整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往往要做大的调整和变动,旧有的体系要被打破,重新组建新的结构体系,这个过程比较剧烈,叫“革命”。

“革命”不是乱来,搭建的新结构一定要是“顺乎天而应乎人”,这样的“革命”才会成功“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周易革》孔子所以,真正的“革命”,从来都是“革命者”的主动选择。

聊到这里,可以发现,无论“天理”,“天人合一”,“顺天应人”,这里的“天”,都看不到“老天爷”的影子。“天”,究竟是什么?

要想真正搞清楚,还得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说起人们传说伏羲人首蛇身,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在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部落的一些重要事情,都是通过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进行记录管理伏羲特别善于思考,也特别喜欢思考,所以记录特别多,大概除了脑袋,浑身挂满了绳子,所以大家都说他是人首蛇身,这是个形象的说法,别真的以为伏羲长了个蛇的身体。

伏羲身上绳子多,受到绳子打结的启发,开始琢磨出结网的法子,又教人们用来捕获野兽和鱼伏羲甚至发现绷紧的绳子能发出声音,并以此发明了“瑟”这个乐器,让人们能欣赏音乐,所以人们就对他更加崇拜大概一个偶然的机会,伏羲在河边大树下乘凉,休息好了,就又开始琢磨。

他看着河岸边被太阳晒得龟裂的河滩,随手拿起一根树枝,比划起来在虚空比划一下,什么变化都没有,他又在地上画了一下,画出来一横看了看地上的一横,端详了一会,他伸出手指在一横上抹了一下,一横变成了两个短横于是,又随手在边上画上了一长横。

伏羲就这样看着,比划着,忽然,眼里开始闪亮起来就这样,伏羲发现了代表天地的两个符号,一横代表天,一断代表地天,由近及远,由实而虚,虚不可断而地,由远及近,由虚而实,可触可断两者性质刚好用这两个符号表示出来,而这两个,大概也是这世上最简单的符号了。

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宋代:陆游《读易》天和地的概念,就这样被伏羲定义下来后来,伏羲在一横一断的基础上,根据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因素,组合出八卦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除了天地(乾坤)为总纲外,还有水、山、雷、风、火、泽等。

按照孔子的说法: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孔子这就是伏羲的“一画开天”,从此开始,用文字记载各种概念,开启人类智慧,发展中华文明。

所以,“天”这个概念,在创始发明人那儿,是没有老天爷这个含义的天,就是你站在那儿,目光由近及远,由实而虚;而地,就是你站在那儿,目光由远而近,由虚而实天和地,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用现代词汇来表达,就是“这个世界”。

好比牛顿发现了力,这个力总是成对出现,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天和地,也是一个东西,带方向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这个世界”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天,强健运行,地,厚德载物。

而人,在这样的世界生存,作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当然,也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果一定要有“天理”,大概,这就是了“天理”,“这个世界”的道理“天道”,“这个世界”的规律“天命”呢?天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in mng,意思是天道的意志;延伸含义就是“天道主宰众生命运”。

语出《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百度百科如果“天命”是这个解释,孔子还需要“自强不息”吗?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如果是“天道的意志”,非要“五十”而知?跟古人说天,用“这个世界”代替,就能很好的理解。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自己的能力,自己能承担的责任,和自己能做的贡献想知道自己的“天命”吗?努力吧,少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要辜负了你的“天命值”哦文明太略百家号“略说孔子”系列即将进入尾声,说孔子,是因为本号真正关心的两个主题,都绕不开孔子。

一个就是当今中西方对抗激烈,《文明太略》将对中西文明做一个结构化的对比;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当代的教育,让学生、老师、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很焦虑,本号将进行相关探讨,并尝试回答“钱学森之问”如果对这两个主题感兴趣,欢迎关注“文明太略”,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