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铝浩建材厂官网!
常见问题list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找黄牛抢票的时候自己不能抢吗(黄牛抢票违法吗)

作者:www.aadkj.com 发布时间:23-09-20 点击:20

原标题:“炒票”变“代抢”“黄牛”见招拆招

日前,文旅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要求,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即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

“强实名”制度的推出,能否彻底消除“黄牛”?导报记者调查发现,新规之下,“黄牛”的抢票技能也在跟着“升级”,演唱会票价依然居高难下 1 乱象 门票难求“黄牛”趁势作乱 9月12日17:59,厦门的郭小姐提前进入抢票界面,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准备抢周杰伦世巡演唱会上海站的门票,当17跳转成18,她迅速点进界面。

“又没抢到!”看着界面上“已售罄”三个大字,郭小姐一声哀叹当天,11万张周杰伦演唱会门票瞬间“秒空” 随后,郭小姐在朋友圈发现,一个“黄牛”正在叫卖周杰伦演唱会太原站门票,不过,原价2000元一张的门票已经涨到5400元,就连最便宜的700元“山顶”票也加价至3400元。

郭小姐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全国线下演出市场的火爆有目共睹,与此同时,“黄牛”也跟着活跃起来,许多明星演唱会“一票难求”,观众不得不求助于“黄牛”购买高溢价票,纷纷吐槽吃不消 在这一背景下,两部门发布的相关购票新规可谓是精准出击,比如,明确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消除了“黄牛”长期以来拿一张身份证可以同时抢多张票的“便利”;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则有利于压缩内部人员倒票、与“黄牛”里应外合的空间。

“这套措施若能落实到位,相信能够大大遏制‘黄牛’兴风作浪的势头”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表示,无论是提高门票销售比例还是实名制购票和入场,都会让观众购票更为容易,以合理价格买到门票的概率提升 2 变招“黄牛”炒票变“代抢”

演唱会“强实名”制度的推出,是否能彻底消除“黄牛”?导报记者调查发现,新规之下,“黄牛”的抢票手段也在跟着“升级” “现在还能帮我抢到演唱会门票么?”昨日,导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了一位“黄牛”“可以,我们可以帮你‘代抢’,不过,你得付1000元到2000元不等的‘手续费’”。

上述黄牛还向打“保票”称,如果担心跑单的话,可以先付代抢价,再付门票尾款 所谓“代抢”就是“黄牛”提前绑定客户的身份证信息,如果没有抢到票就将钱全部退还给客户,这种没买到票也不会吃亏的方式,吸引了很多抢不票的观众。

据了解,“代抢”有些是通过人工、或在“枪手”群发单,更高级的是通过专门的抢票软件依赖更丰富的经验、更多抢票的人再加上机器等辅助,黄牛抢到票的概率远大于粉丝 从“代抢”的价格来看,林俊杰武汉站演唱会原价620元~820元的看台门票,“代抢”价1200元~1620元,内场1820价格的门票“代抢”价格3620元,依然远超门票原价。

此外,目前“强实名”只限于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并未实现全覆盖,对那些几百人的小型演唱会并无限制 3 声音“黄牛票”仍需多方求解 “购票规则的升级,不等于各方可以对相关问题高枕无忧票务市场涉及多个环节和责任主体,‘黄牛’的各种‘小聪明’也不可小视。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还需要演出公司、票务平台及相关部门加大监测力度,见招拆招,确保政策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强实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黄牛”囤票,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有消费者发现,“黄牛”囤票难度增加,反而导致代抢价格水涨船高,最终羊毛还是出在购票者身上。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强实名”不可转售、转赠的规定也使得门票在二级市场无法交易,如果没有畅通的退票渠道,则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退票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要想对“黄牛票”现象标本兼治,不仅需要技术,也要依靠制度。

演出活动主办方应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实名制购票方式,可借鉴铁路售票机制,健全购票流程,堵塞“黄牛”抢票的技术漏洞;监管部门应当用好、用够、用足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监管、行政处罚和行政指导权限,加强监管,保障票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导报记者 陈琪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