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科学是政治的”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结论引用兹纳涅茨基对知识人的分类:技术顾问、为政治倾向提供辩护的哲人、学者、知识的创造者当科学家以不同身份出现的时候,他们与政治的互动是不同的。
当他是技术专家或者技术领导的时候,他为政治决策提供“海量专,精确算”的依据;当他是学者或创造者时,他依赖于政治所赋予的资源分配和角色评价——再直接一点说,谁给他职位和资金?谁来承认与表彰他的地位和贡献?这种分配与评价体系即使是发生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显然也是“政治”的。
另一个相对不易察觉的结论就是“现代政治是科学的”这里我们又可以将这个结论拆解到多个层面:A.现代政治以科学实践作为基础国家通过观测、计量、绘图、容器等手段,以“工程科学”的形式生产知识,并通过知识实现对个体的权力与治理活动;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可以将国家理解为一组生产知识的特定机构与实践。
B.在A的基础上,现代政体在宣传话语中强调自己的“科学”一面,从而争取来自“中立”科学的合法性,反之,科学为政治提供“公正”裁决的空间这里与第一点结合起来就提供了一个推论:科学家个体容易倾向于为国家提供意识形态支持,并愿意在国家政治文化的框架下进行自己的工作。
以我自己感兴趣的环境史话题为例,纳粹德国时期的环保主义者们选择为扩张事业辩护,借扩张的事业来实现自己的环境保护理想;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保主义者们倾向于推进代议政治框架下的环境立法与社会运动;而当今的我国同样存在一大批具有我国政治特色的环境保护主义者。
C.更进一步的推论是,现代政治与现代科学共享同一套哲学基础,生产科学知识的秩序与生产政治行为的秩序是一致的。
手机: 电话: EMAIL:68048562@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 网址:www.aadkj.com
Copyright © 铝浩建材厂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242号-4 xml地图